思维上的提升,远比技巧和话术更加重要。
本质上被拒的原因只有一个:面试官认为你无法胜任工作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胜任力呢?花2分钟看完你就会有答案。
学生时代老师经常告诉我们,考试答题要学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进行思考,求职其实也是一场和面试官之间的博弈,下面我们来看看面试官们究竟在面试中想些什么。
当你接到邀请面试的电话通知时,考察就已经开始了。由于部分同学喜欢海投简历,最后自己都不记得投了哪些,以致于电话中支支吾吾完全没印象是否投递过,这就十分尴尬了。
高效求职第一法则就是学会有的放矢,有针对性的对心怡公司认真准备,对投递过的公司做表格整理,不要毫无印象。
另外要对拟求职的公司做一些功课,不要连对方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就跑去面试。这里我推荐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:
首先明确公司所在行业以及行业当中所处的地位,通过官网及其他行业媒体报道尽可能多搜集目标公司的新闻动态,如果是提供具体的产品,可以作为用户亲自体验感受一下。
另外当你面试外企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小细节,比如最近我们职徒校友在面试四大的时候,就遇到了一个“奇葩”的小测试:
大家平时都喜欢把普华永道直接叫PwC或者p记,突然让你在高压的面试环境下说出英文全称,你能脱口而出吗?(手动捂脸)
最后说回来岗位胜任力的问题,比较经典的是宝洁八大问:
网络上有各种大牛分享的答案,但是我建议大家仅仅当做一个参考,不能完全照搬(毕竟经历也不同)。
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,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用具体的案例进行回答,一定不要内容空洞地形容自己。比如强调沟通能力,有多强?是否有能够量化的贡献?
之前我有回答过该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个人简历,其实面试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这个高效的方法,让你的回答更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,这就是STAR法则:
在这很短的叙述例子的过程中,你的重点应该是强调Action和Result,这是面试者最关心的部分。时间分配上,对于Situation和Task你要非常简洁地一笔带过,交代清楚背景就OK。
小阳同学曾经在某投资公司做行政实习,她对于这段经历是这样描述的:
“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打杂,每天帮老板处理一些琐碎的东西,收发n封邮件……”
Situation &Task:我之前在一个投资公司实习,负责给合伙人们收发邮件,每天都有不同的项目需要征求不同合伙人的投资意见。
Action:工作一段时间后,我对邮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,发现合伙人 A 偏向于投资某某特点的项目,而合伙人 B 则侧重于某某领域,接着我分析了公司投资的各个项目的存活率,搞清楚哪些项目是合伙人们关心的。
Result:设定好优先级发送给各位老板,提高了自己的办公效率。
同样一段经历,不同的表达会给面试官传递不同的价值。
最后还是想强调一点,面试话术和技巧只能够锦上添花,让你的经历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,不能认为求职单靠投机取巧就能蒙混过关。
要想提高面试通过率,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多增加自己有价值的履历。那么什么样的履历才是有价值的呢?当然是最符合岗位需求的。
在准备面试之前,我们一定要重新阅读岗位要求,如果有学长或学姐在你心怡的公司中工作,可以想办法进行联系,获得一手攻略。 另外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查一查前辈们的“面经”,因为有些公司的面试题是会反复使用的,也就是所谓的题库,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也是面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相信你看到这里,已经学会如何正确进行一场面试应答了,如果觉得答案对你有帮助,请点赞支持,非常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