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刚收到一条学员评价
恭喜您成为职徒简历推广大使!请选择激励模式
确认
其实很多人想进的不是管理咨询行业,而是MBB。
不信,你去问一个非target school的同学,你知道的管理咨询公司有哪些,他大概率会回复你:麦肯锡。
所以我们先得搞清楚,管理咨询行业有哪些分类?
管理咨询(Management Consulting)是指从事管理咨询活动、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咨询性服务。根据管理公司服务类别的侧重,管理咨询公司可以分为综合管理咨询公司、战略管理咨询公司、人力资源、财务、信息系统管理咨询公司等。
如果进一步划分归纳一下,可以分为三大类:
1、综合的大而全的管理咨询公司:指那些什么都做的咨询公司,从战略到财务,从运营到IT,大包大揽,多业务线并驾齐驱,最大限度把客户揽入怀中,胃口比较大的公司,四大的管理咨询就是典型。你可以看看普华永道中国的管理咨询业务线:
2、战略咨询公司:指以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为主的咨询公司,最典型的莫过于MBB,即麦肯锡,贝恩,波士顿咨询,三大战略巨头。如果你是一位战略咨询顾问,你可能会帮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呢?比如阿里巴巴想拓展海外市场,你可能要帮它解决如下问题:
3、专注某一领域的咨询公司:这类公司主要以提供某一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见长,比如专注做人力资源咨询的怡安翰威特、美世咨询,以IT咨询见长的IBM、埃森哲等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为了更大程度地争夺客户,取得更大的规模效应,很多咨询公司正在全力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。
比如大佬麦肯锡就在自己的官网上写道:从战略到运营,我们承诺给予客户全力的帮助和支持:
而埃森哲,也早已不是一家只做技术咨询的公司:
世界上有哪些比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呢?
可以看看2019年排名:
这么多年来,Tier 1的名单依然是无可争议的MBB: 麦肯锡(McKinsey) ,波士顿咨询 (BCG),贝恩(Bain)。波士顿咨询会更侧重于战略方面的业务,贝恩在私募股权基金的尽职调查方面独树一帜,而龙头老大麦肯锡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强。
Tier 2的名单则有所变动,但普遍认为一定包括以下几家:
tier 3一般是指四大的咨询部门,安达信事件后,只有德勤咨询未被瓦解,现在是最强的;普华永道的交易服务在四大中最为强势, 毕马威在财务咨询方面做得很好。
一个管理咨询团队究竟是如何做一个项目的呢?对企业来说有何价值呢?
一般一个咨询项目从建立到完成有如下几个阶段:
1、前期接洽阶段:往往是客户提出咨询意向,邀请几家咨询公司参与竞标,参加竞标的咨询公司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,之后出具初步方案,客户公司选定咨询公司后,正式达成合作意向
2、项目启动阶段:咨询团队对客户公司做充分的了解,包括客户目前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,期待咨询公司协助他们一起实现的目标是什么,为了实现目标,双方现在拥有哪些资源等
3、深度开展阶段:咨询项目组根据既定目标确定深入了解的内容及方法,包含不限于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访谈,以获得更多一手资料
4、方案制定阶段:在前期多种方法搜集资料的基础上,完成调研报告,并对报告进行分析,拟定咨询服务解决方案,向企业方提交方案,经过开会讨论修订后,正式实施方案
5、实施与控制阶段:按照实施方案展开落地执行,在执行过程中巩固完善前期成果,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微调,以达到预期目标
咨询公司在一个咨询项目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呢?是引领者嘛?
战略咨询龙头老大麦肯锡认为,当承担一个咨询项目时,麦肯锡的责任是:
号称咨询三巨头的MBB ,主攻战略层面,门槛之高难于上青天,每年录取率不足1%。Linkedin 中国曾经对麦肯锡、波士顿、贝恩三家咨询公司做过员工教育背景分析:17%来自北京大学;14%来自清华大学;27%来自复旦大学;22%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。
其他咨询公司在录取门槛上面则稍微宽松些,围绕求职,我们可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:
1、前期的公司研究
求职时研究一家公司,主要看3个方面就OK了。
Step 1: Researching companies
Step 2: Business info
Step 3: Inside info
What is the salary level?
What is the career path?
Any suggestions about the interview?
2、简历准备
记住是打造一份符合咨询风格的个人简历,包括你的学术背景、参加过的比赛/科研项目、实习经历、掌握的一些技能,都要跟你求职的咨询公司及岗位相契合。
如果你还没有一份适合咨询行业求职的专业简历,推荐你使用职徒简历-名校学生都在用的专业简历工具,完全摆脱word低效排版模式,一键智能排版,非常省事!而且里面有很多咨询相关的受到HR认可的专业案例库,具体描述都采用了名企HR最青睐的STAR法则,可以充分参考和阅读。
更厉害的是,如果你想看看拿到麦肯锡offer的大牛简历长得啥样,你可以直接在模板商城里面查看麦肯锡简历模板
3、技能准备
咨询公司是从事软科学研究开发,运用专门的知识和经验,用脑力劳动提供具体服务的商业组织,是标准的乙方。挑剔的甲方往往希望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,快速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能够很好地把解决方案呈现出来,让本企业得以高效执行及复制下去的能力。为了服务好甲方,咨询公司希望团队成员至少拥有以下素质:
4、实习准备
咨询公司倾向招募有优质实习背景的同学,尤其是有以下几个领域实习经历更受青睐:
除了咨询行业本身,如果你有PE/VC,券商投行部/研究部、基金投研部等相关实习经历或优质项目经历,也会很加分。
答主就有认识本科双非,海外硕士背景的同学,凭借一份咨询公司的PTA,之后拿到咨询公司的internship,最终逆袭了自己的dream offer。记住,想要进入某家公司,做目标公司intern或PTA是最加分的!
当然,如果你具备以下能力,距离dream offer会更近一步
咨询的实习主要有两类:
由于正式intern名额少,门槛高,咨询PTA成为很多向往进入咨询行业同学的最优解。以下整理了几家tier 2咨询公司PTA招募时间及要求供大家参考:
当然,以上的条件只是几家公司prefer的background,具体到每个项目,有时候因为时间紧,任务急等原因,项目组会大大放宽招聘条件。前阵子埃森哲的某个Manager在朋友圈发布招募贴称,没其他要求,明天到岗就行(那怕是任务急得火烧眉毛了),这种如果抓住机会,就会容易很多。
大部分PTA的招募贴并不会放在企业官网官微上,而是通过朋友圈传播、老实习生推荐学弟学妹居多,所以同学们可以多关注职徒这类职业教育平台,以及抱紧已经在咨询公司实习的学长学姐大腿。
在求职时,如果有业内知名公司的从业者作为推荐人就更好啦。
5、面试准备
首先要明白管理咨询公司的面试考察维度,主要是解题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(体现逻辑思维)
咨询面试一般有3轮:
第一轮面试:一般是1-2次的pre-talk,每一次谈话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,一般情况下谈话里至少会包含一个案例。第一轮的Pre-talk通常是由一个HR带上一个部门同事来进行。
第二轮面试:经常情况下更细一些,我司最多在第二轮里面安排了4次面试,而且每一次最长的时间可能有45分钟。第二轮面试里面的每一次,考官都会面试案例题,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认真的准备case interview。
第三轮面试:通常情况下就是par面,到了这一轮,基本代表前面的技术层面你都过关了,所以重点只考核你的价值观是否与公司匹配,你是不是真的想做咨询。
给大家一些面试tips:
为什么要加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?年轻时选工作,无非是图钱,图面子。
咨询行业起薪不低(主要是tier1\2的外资咨询),只要做成成绩,百万级年薪是可以预期的。
而这个行业的高门槛、浓厚的精英意识,让你感觉只要拿到offer就光环加身。
确实,咨询公司总是自诩要招募”最聪明的人“”背景最好的人“,实际上,是作为卖方想顺应客户想顺利拿单的”武装“而已。
每次去打标一个项目,客户就像查户口一样问你的背景,经验、学历、专业……甚至吃饭时候还会问到家庭背景。
为了应对客户挑剔的眼光,我们不得不在招人的时候变得越来越“势利”。
咨询好多时候就是在哄客户开心,身世背景让客户满意还不行,言谈举止还得特别高情商,总体来说过的挺难的,对人的要求确实高。我们组曾经社招了一个同事,清华本科,在500强企业工作了5年。
昨天见了很久没见的好朋友,是在学校每周两晚一起排练,在北京一起租过房子挤过一张床的朋友。她来上海是办离职的,要离开咨询这个行业了。
她反复述说的,是她同这个行业不太契合的价值观,聊出不少共鸣。
她下午办手续间隙,跟同事(现在是前同事了)唠嗑儿说:干咨询学会最大的本领是绕着说话。在需要避重就轻时,这种避而不谈的技巧凸显了价值。基于对这个行业粗浅的认知,需要避重就轻的时候还是不少的。
而在咨询行业里,买卖双方对此采取的标准是有差别的,因为大家各有自己的目标。
作为卖方的咨询公司希望快速建立信任并保持信任,促成生意。
因此对于卖方而言,“重”则是那些对于即刻达成“相信/买账”且不至导致信任崩盘的事。这里面有两层有趣的地方:
首先,是关于让对方服。往往这里存在一攻一守:
其次,是关于快速让对方服。
不像学术研究搞懂真问题快不得,要实现快肯定就得有所谓策略。这个策略可能每个顾问都有自己的一套驾驭别人的策略。策略的细节五花八门,支撑策略执行的核心大同小异:
脑子不能一根筋得投入到真问题当中,而是时刻保持清醒地寻找对方弱点。永远要做绕别人进去而不是被别人绕进去的人,这样在面对质疑的时候才会底气足到让对方怀疑自己的疑问。
说到这,愈发觉得这是门手艺钻研的是形式和心理的艺术。
以对人和人之间信任关系搭建的深刻理解为基础,通过听觉、视觉的刺激,达成影响。所以口头和文字上的语言能力尤其重要,一副好皮囊也尤其重要,一颗能冷静地高速读取人心的大脑则是至关重要。
前两点想必算是普世的价值点,分歧只在于最后一点,我写下那句话的瞬间都觉得有点打寒颤,总觉着这意味着分裂的自我,一个是剥离出去仿佛站在上帝视角审时度势的自己,另一个是在物理世界中跟别人发生互动的自己。这种二者不合一,有时候会被抨击成过于理性导致的虚伪。
离开这个行业,有的朋友去继续深造了,有的去了互联网等甲方公司做战略,也有一部分选择了自己创业,目前的状态都不错。
咨询行业应该就是那个你不后悔来过,也不后悔离开的地方。
发布时间:2019-12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