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刚收到一条学员评价
恭喜您成为职徒简历推广大使!请选择激励模式
确认
这个问题勾起了老编对大学实习深深的回忆呀!!回首当年,大学期间整整做满了10份实习,有一个月还同时做了两份实习,从外资500强,国有上市公司,民营上市公司,从技术,到市场,咨询,金融全部走了一遍,现在想想整个一个过程形成了自己最早的职业观。
基本上每一份实习开始之前都会超级期待,因为每一份实习都是一次全新的职场体验,接触到自己一直期待去了解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,如上;认识周围大神级的Mentor和同事,比如当时在某上市国企实习吃饭的第一天,吃饭一桌不是MIT的博士,就是清华的硕士,搞得自己第一顿饭吃的都谨小慎微;比如当时在某外资500强市场部的时候,天天盼望着出差去做活动,住五星级酒店;记得当时在全球TOP3的金融集团实习的时候,这家公司在60层,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还超级喜欢加班,因为可以俯瞰魔都的夜景。。。
现在想想,真的,对于大学的我们而言,每一段实习经历都是全新的旅途,感谢每一个实习岗位带着我的Mentor,从工作态度,责任心,工作技能多个领域手把手耐心地帮助我走过了职业的启蒙,很多的工作习惯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。
1.Checking List
一般入职第一天HR都会让携带一些材料(如离职证明,身份证,银行卡复印件,体检报告等等),应届生一般会涉及更多的信息资料,入职前再在HR录取函的邮件中一条一条核对,不要忘记带要求带的资料,不是说漏带了会怎么样,尊重公司工作而已。
2.查好到公司的路线
预估行程所用的时间和路线,至少留出多15~20分钟,上班第一天留第一印象很重要,宁可早到些,不要迟到。
3.了解公司文化,注意着装
金融类的公司对商务装更加要求严格,互联网公司相对约束较少,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有穿着规定,至今还记得大学生实习的一家五百强公司,把穿着禁忌贴在了每一个卫生间的门后面,类似露脐装,吊带,超短裤这些。。。不管是任何一种公司文化都是不接受的,记着你是来工作的。
1.填写各种资料和领取各种材料
这个一般包括你的个人信息表,拍摄员工照片制作门禁卡,录入指纹,也包括领取员工手册,公司通讯录,学习详细的工作规章制度,当然如果岗位涉及一定的学习领域,不排除会发放一些学习材料和视频等。
2.领取个人设备
一般大一些的企业都会配备电脑,大公司,会有专门的IT部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,所以基本你拿到电脑后,邮箱已经注册号了,电脑各种设置也做好了,该装的软件也装好了。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言,IT类的公司thinkpad 是标配,当时在某TOP3外资投资银行工作的时候,所有的电脑操作都是在云端进行以确保数据安全,这样的话你随便找一台公司电脑都能直接工作了,连装一个软件都随时有工程师辅助和授权,其实不是因为怕你弱智,而是因为怕你装了盗版软件,公司来给你背锅。
3.认识一个team同事
很多人说这个是HR在做,但是其实在我工作过的几家公司,HR最多带你到你自己的工位,剩余的沟通工作一般都是部门经理或者负责人在做,部门负责人面试大概率是参与过的(如果部门负责人没有参与过你的面试,可能你这个岗位是实习生或者太不重要的。。。)。在介绍过程中,记着要记住每个同事的具体职务,然后核对通讯录,记一下他们每个人的名字,外资企业一般都是英文姓名。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部门,一般部门负责人是会向全部门发群邮,介绍一下同事的基本背景,如果没有,出于礼节,对同部门的同事发送一封礼节性的自我介绍的邮件。中午或者晚上吃饭,尤其是一开始几天,尽可能融入群体,和大家一起吃饭,因为这个场合可以谈一些非工作的话题,更容易形成荣辱感。之前同部门有过以个实习生,一个第一天来了,同事都出去吃饭了,她点了个外卖在,在工位上嘻嘻哈哈地刷剧,这个其实蛮不成熟的。
4. 新员工培训
基本每个公司都有,如果技术类的工种会有专业的技能培训,有的还有考试,直接和绩效挂钩;但是更为常见的是公司文化和合规方面的培训,前者华为应该是做的很厉害的一家,后者一般金融类公司会较为普遍。当年入职的时候,合规的视频加上在测试的笔试,整整做了3个月,包括反洗钱,收礼品送礼品这些都会涉及到。有的可以划划水,有的还是要认真学习,等真的犯了错误,可能就晚了。
1.敢于发问,但是请带上脑子问问题
对于学生而言,尤其是第一份工作,周围可能都是大自己好几岁的长辈,而且感觉周围同事都很忙,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太弱智,耽误别人时间,所以坑坑绊绊在以龟速解决问题,对于职场新人,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愿意提供帮助的,因为但凡招个应届生,大家都对你的经验有一定的预期,所以别担心别人会给你歧视,不懂,又不问,吭哧吭哧做的东西,结果完全不是领导的意思,这个时候才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废材。但是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要问,至少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经尝试解决过,也有过一定的思考,这种情况下,你问的问题越多,越有深度,别人反而会越欣赏你。
2.遵守规章制度,不迟到早退,提前请假
请假提前至少一天,除非是突然急事或者病了,这样对方也好安排工作。对于一些实习生,因为每周来3天,而且这三天还不太固定,总觉得和老板请假太频繁,老板会不开心,于是乎,部分同学,有空就来,没空不来。。。。结果,老板心目中的大概率会理解为:这家公司是你开的?想旷工就旷工。 制度上的事情该遵守就一定要遵守,你遵守了没人会说你什么,但是你不遵守,大概率是会遭到人嫌弃的。
3.敢于承担责任,积极改进
学生时代做错事情有家长和老师兜着,考个60分能毕业就行,但是在职场,除了部分僵化的体制内企业,既不能怕犯错误,也应该敢于承担犯了错误所导致的结果;为什么的?如果你什么都不做,或者做的很平庸,很机械,可能你永远都不会犯错误,可是如果你想晋升,想不断提升自己,那必然需要做一些突破自己瓶颈的事情,既然要突破,难免会犯错,认真思考问题,解决问题,改进就好。别学着学生时代,一件事情没做好,就想着推卸责任,想着怎么甩锅给大环境,给团队中和你协作的人,这种人要不是没能力,要不就是背景超级硬。
4.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,但是不要和老板对着干
如果一件事情,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对的,那他可能就是错的了,人类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颠覆性的创新基础上,所以有想法,有主见,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好的品质。但是很多时候,作为部门的管理者或者公司的老板,大都是有一定的能耐的,老板肯定也会犯错误,但是千万别把老板定性为傻逼,当一个公司的老板都被你定性为傻逼了,你还在给他打工,你岂不是傻逼都不如。多发现领导和同事的优点,根据领导的特质,委婉或者直接表达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希望给到的支持,尽可能促成自己的目的。
5.不要用打工者的心态来定性职场升级
大多数人觉得,我就是个打工的,到点打卡,拿工资混口饭,下班娱乐休息,这是我个人的权利,甚至觉得,如果到了下班的点,我多工作10分钟,这就是老板对我的剥削,我要坚决抵制。印象特别深,当时还在大三的时候,应聘当地TOP1的地产公司的实习生,当时有个学生问说,我们正式工作了以后需要加班吗?当时部门的头头说,"加不加班我们不会要求,但是你得把活干完呀!"
捍卫自己的岗位,捍卫自己岗位的职责,是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有的意识;比如说做用户增长运营的,做了半年,结果累计用户增加还没到1000,不是产品除了超大的问题,你还不思改进,想着朝九晚五;做销售的,2个月没开单,每个月拿着底薪,一下班去泡吧泡到凌晨2点;做IT开发的,因为bug用户登录不了产品,你跟领导说,你约了女朋友下班得马上走。。。。
作为打工者,以上似乎都说得过去,但是问题是,这家工作的成绩和态度,决定了你下一家公司的起点,你一直打酱油混日子,要能力没能力,要态度没态度,在职场毕竟不是想翘课就翘课,想睡懒觉就睡懒觉,想混个及格就行的。你在下班后努力学习的东西,你在这个平台上做创造的价值,你在工作期间做用心血做出来的作品,都是你职场升级的台阶。所以把工作做漂亮,不仅是对这家公司负责,更是对自己负责。
6. 不定期更新一下自己的简历
这个的好处其实就是对你前面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,因为简历是对个人经历的高度浓缩,你觉得牛逼的经历,自然会写到上面,来这家公司想要实现的成就,想要锻炼的能力和经验是否达到预期,如果没有达到,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,以终为始,是一种很好的进步方式。顺便推荐以下职徒简历这款智能的简历工具,支持智能排版和一键评测,有非常多不同行业的中英文简历模板,在电脑和小程序都能同步改,完全不需要考虑排版的问题,非常便于对一段职场经历进行梳理。
7.别把公家当私家
办公室配的固定电话不要用来进行私人聊天,办公室的电脑也别装乱七八糟的游戏,公司的打印机别用来打太多自己私人的东西,公司做活动或者做装饰的摆设,小礼品,不要觉得顺手拿个无所谓,在于客户业务往来中,如果是与业务产生交集的礼品哪怕不值几个钱也尽量别收;我之前工作过的两个单位,直属领导都收到哈根达斯的礼品卡,一家是外资,一家是国资,直接信封都没拆就原路退回去了。管得住自己的手,属于自己的理所应当去争取,不属于自己的,也别手欠。不是说你作风正气就一定扶摇直上,但至少不会被同事们嫌弃。
先写这么多,之后想到了再补充,码字不易,欢迎点赞或评论探讨。
另外如果大家还在为找实习奔波,苦于投递简历石沉大海,来给大家一个超级好用的专业简历制作工具——职徒简历,可以实现一键排版,一键自动一页,智能评测,中英文一键翻译,并拥有海量案例库和专业的线上导师,最重要的全部基础功能都 免费!
根据往期用户的反馈,网申通过率可以提升80%以上!
发布时间:2019-12-21